北村地区最大的特征就是地形和水渠。北村的地形为南边低,越向北越高、倾斜越严重,形成了4个山谷。水渠沿着溪谷流下,道路也与水渠并排形成。因此,路的形态沿着水渠,自然地向南边伸展,这一点可以通过至今为止依然是北村主要南北街道的三清洞街、嘉会洞街、桂洞街、苑西洞街等得以确认。
北村坐落于汉阳的中心地带一一景福宫和昌德宫之间,位于连接北岳、鹰峰山脉的南山脚上,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豪门权贵的居住地。据1906年的户籍资料,北村整体人口10241(1932户)人中,依据户主的身份划分,贵族和官僚占据43.6%,可知这里作为豪门权贵的居住地,曾是以贵族和官僚的住宅为中心的地区。
北村作为豪门权贵们的居住地,其地位在开化时期和日帝强占期依然得以延续,朴泳孝和金玉均等开化派和闵大植(闵泳徽之子)等骊兴闵氏势力大多居住在北村。日帝强占期,北村还是大批独立运动家们的居住地。在这一时期,涌向城市的人口集中现象加重了首尔的居住难,因上述居住难又引发了由民间主导的区划型开发。随着以通过住宅买卖获得利润为目的的房地产公司的出现,再加上1912年以后的居住难,借由大中型地皮的分割,与以前形态不甚相同的韩屋被迅速建起。目前北村的代表性韩屋密集地区嘉会洞31号、11号、三清洞35号一带等作为这一时期通过房地产公司集体建造的韩屋居住地,以大规模建造后出售的方式提供。这一时期建造的韩屋使用了玻璃和瓷砖等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新型材料,平面实现了部分标准化,与横向体系等一同被建成,从这一点来看,与过去的韩屋存在区别。
上述韩屋居住地自解放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被持续建造,除了作为学校和公共设施而留下的几块大型地皮外,几乎所有地区都被韩屋填满。
以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上半期的永东地区开发事业为起点,随着江南的正式开发,江北地区的人口大举转移到江南,江北地区的学校也搬迁到江南。1976年,京畿高中一搬迁,该建筑物就被用作正读图书馆;1978年徽文高中搬迁,1983年便在原地皮上新建了15层的现代建设办公楼;昌德女子高中于1989年搬迁后,宪法裁判所入驻。随着学校搬迁而新建的大规模建筑成为大大改变北村地区景观的重要因素。
随着学校搬迁地开发带来的变化逐步扩散,保护韩屋的必要性开始抬头。继1976年民俗景观地区指定讨论后,北村于1983年被指定为第4种美观地区,正式开始执行韩屋保护政策。然而,这一时期的韩屋保护政策不经过与居民们的讨论或协商,仅由行政主导执行,是一种将韩屋像文化财一样严格规范的方式。此外,又因扩张北村路而拆除大量韩屋等双重行政的实施,引起了居民们的不满。
随着居民们不断提出的建筑标准放宽要求,首尔市于1991年5月将原本针对住宅限制为1层的建筑物高度放宽至10米以下(或3层以下),以此为契机,多户住宅的新建正式兴起。之后在1994年,景福宫周围高度限制由10米放宽至16米,最高允许修建5层高的建筑物,在以苑西洞为首的北村全区拆除韩屋后,多户住宅建设扩散,北村景观开始被迅速毁损。
随着韩屋的急速消失和多户住宅的新建等,导致北村景观发生变化,居住环境也随之恶化,1999年在居民组织“(社)钟路北村装扮会”的要求下,首尔研究院和居民、专家、首尔市一起制定了新的北村装扮政策。为了保护和管理北村,改变原来的单方面规范,以基于居民自愿意识的韩屋登记制为基础,在接纳现代式生活要求的同时,维持韩屋特有的美,引导、支援和管理韩屋修缮。此外,通过居民们的积极参与和活动,改善小区环境,增加北村作为居住地的魅力。这一系列装扮北村的政策自2001年开始正式施行,并延续至今。